智能家庭:情路漫漫,前景可观

9月9日下午,“新物种降临”——正和岛2016全球创新大集以“智能家庭·未来的生活方式”为主题的圆桌论坛精彩上演。虽然人工智能与家庭结合的路况未知,但俨然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看几位行业相关嘉宾如何在黎明前的黑暗点亮智能家庭的晨光。

主持人:孙梓豪   一诺加速器创始人
       嘉宾:于立峰  纪源资本合伙人,纪源资本人民币基金管理合伙人
       李    沁  硬糖智能家创始人、CEO
       朱俊岗  南京物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张尹路  第一摩码科技CEO

【以下是对话摘录】

主持人:各位来宾大家好,我是一诺加速器创始人孙梓豪。我们这场论坛的主题是智能家庭带来的生活方式。今天很荣幸邀请到三位优秀的从业者和一位投资人给我们分享智能家庭的现状、趋势,智能家庭和地产、家居的结合方式。

李沁:谢谢主办方的邀请,我们主要做智能家居的整体解决方案,是最早做电器电工智能化的公司之一。我们做了全世界最小的插座,做全世界第一款蓝牙触摸的智能开关。我们面对的主要客户是地产开发商、家装公司,还有家居领域的一些企业,也希望跟在座各位有合作交流的机会。

我们做了四年多智能家庭,今年落地市场。之前是概念状态,生态链没有起来,上下游也不是很成熟,市场接受度还是有挑战的。经过这几年的过程积累,现在已经有曙光了。

朱俊岗:我们是提供智能家居产品研发的公司。做的时间久了,也是行业的支撑。从事这个行业这么多年,我们坚定地认为智能家居一定是未来,这个市场可能是与互联网相比拟的一个市场,智能家居是物联网最先落地的一个应用。物联网首先是一张网,而不是一个产品。智能家居是一个物联网的应用,产业化的时代把人的轨迹,圈在家里、车上、或者办公室里面。

张尹路:我们到今天为止一直在工业领域、建筑领域和能源领域做智能控制。我们发现很多开发商都有这方面的需求,从2013年干到现在,就是坚持,这不是爆发性的过程。人类的生活是两个方向,一个是价格,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终你要坚持做,同时品质要做好。我们希望做一个产品用二十年,把想要长期智能生活体验的客户吸引过来。所以我们再往下走,第一还是产品。坚持中把品质做好,成本降下来,这样才能够继续往下走。

主持人:三位都行业从业者,我是外部的观察者和业务的连接者,我想请教两个问题,首先如果让我看智能家居的环境,没有任何不礼貌的意思,我觉得远远达不到智能化,仅仅做到系统集成。第二个障碍是围绕智能家居的产品各个品牌连接松散。我们都说智能家居是物联网的一个体现,开放兼容的状态,才能是智能家居腾飞的一个保障。如果这两个问题不能跨越的话,智能家居还只能停留在自家玩自家的阶段。请于总从投资人角度说说如何看待这个行业。

于立峰:智能家庭在我看来是情路漫漫,情路坎坷。我几年前就一直在看智能家庭领域的布局,虽然我们把物联网当做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来看待,但在2C端的智能家庭的布局并不是特别多,一直比较谨慎。我们对智能家庭未来的前景和市场是比较看好的。但这个市场什么时候能爆发,我们需要很长时间的技术、从业资本的积累。所以我认为是一个情路漫漫的市场。物联网是一个系统,智能家居的概念也是系统的一个概念。单纯地说过去这几年很多做智能家庭相关领域的人,有大咖在做,也有创业者在做,都有各自的特色。在这个过程当中,确确实实群雄逐鹿,大家都从智能硬件的角度出发,当然它是整个物联网和整个智能家居的组成部分。为什么这么多品牌在这个领域里扎堆,说明大家都看到了未来智能家庭是物联网领域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智能家庭的市场是巨大的,这种需求导致很多从业人员和资本涌入。但是为什么这么多品牌和从业人员,都没有形成一个规模?我觉得黎明前最大的特点是黑暗,大家都在黑暗中在前行。第一我们在这个领域还没有在底层技术连接上形成标准。第二过度强调智能硬件,确实没有强调它的系统概念。30多年前,就有人做灯光控制和别墅门的传感器和控制器,现在还有人做这个东西。为什么?第一,技术发展本身还没有达到突破。第二这个行业一定有前景。这是一个群雄逐鹿的时代,谁最后会成为这个产业的最大整合者,我不知道。

主持人:请教朱总几个问题,一是包容性和开放性上,大家都在做各自的东西。作为一个行业从业者,您怎么看?

朱俊岗:其实物联网它联人、联物、物物联连,到最后联灵魂,我们要做的就是一个复杂的事情。苹果发展IOS,安卓也看到了移动互联网的前景,它从这种本质上就把更多的农民团结起来,农村包围城市。我在“精”方面做不过苹果,那就在“广”的方面跟你苹果竞争。

主持人:很多从业者或者行业感兴趣的人在发展过程中,一旦到了市场接近爆发期的时候,要和巨头们做竞争,您觉得您做好应对的方式和准备了吗?

朱俊岗:没有永远第一名,只有下一个第一名,有了IBM,还会有微软,还会有苹果,竞争永远存在。涉及到方法论的问题、战略性的选择,就像国民党盘踞在城市,毛主席包围城市,有很多种选择。

智能家居一定是未来,而且这个未来我个人判断就在明年或者后年,一定不会远。

主持人:怎么解决开放性的问题?跟巨头竞争的时候怎么办?群雄逐鹿的时候,我自己的产品肯定要保证和别人的连接,同时还不能完全开放,怎么处理?

李沁:我觉得系统的互联互通可能是一个大的趋势和方向,但其实它更大的一个爆发点,应该在标准统一的基础上。但是标准统一还是要经历一个市场检验的过程。所以群雄逐鹿很正常。每个行业出来时,如果有很多人一起来试错,是推动这个行业的发展。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比如做汽车,你做挡风玻璃,我做轮胎,他做螺丝钉,大家整合起来。我觉得所有从业者达成一些共识会更好一些。

主持人:如果不能形成大家理想的共识怎么办?

李沁:开竞争你就要有创新,创新点在哪儿?比如说我们也做插座,2013年、2014年的时候,我们做的插座就跟别人不太一样,把不安全的插孔形状变成直孔,就更安全了。其实家里能改造的东西还是很多的,做平台也要从一个个的小元素小创新开始,这些小细胞可能就是智能的单品。

主持人:于总,您投资过的项目遇到这种情况有什么高招从激烈的价格竞争中脱颖而出呢?

于立峰:我觉得是从业人员和整个创业阶层的商业理念得到整体提升以后才会改善,当然可以呼吁。我在这里盖加油站,你别在这里盖了,你就盖一个商店,加完了油在你那里买东西。要有一个互补,而不是扎堆。扎堆的现象是因为资本的逐利性。智能家居是迭代的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一定有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因为一群人打群架,到最后肯定有一个老大。所以不要在乎说扎堆,关键是要练好内功,把内生的核心竞争力看清楚,打深打透。这是我的第一个建议,不要心慌,还是要专注核心竞争力。

第二从外延角度来讲,还要善于整合外源。一个人的资源是很有限的。现在智能家居大多数是2C端,难做。智能家居跟人的日常行为最紧密连接,所以一定会改变一个人日常生活的行为。但这个行业明年不可能被改变过来,因为行业的起来是一个平缓的过程。现在我们讲工业4.0,前三次工业革命每一个时点,都是后人倒过来看总结出来的。所以不要寄希望于忽然之间一觉醒来,广播里告诉你,智能家居的拐点到了。所以第三个建议就是踏踏实实做你的事,你只要觉得能做下去就做下去,不要老是盼拐点。

主持人:触点里面大多是白电,空调,洗衣机,跟大厂家开放的过程特别艰难,但是必须要有这个东西。跟大厂商的开放过程,有什么高见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张尹路:高见没有,大厂家的产品里所有细节东西也是从别家买的。其实目前智能家居想要实现的功能,至少在40年以前,用工业自动化的概念都可以实现。工业自动化发展到现在,西门子和霍尼韦尔依然不结盟。中国人聪明,很多做软件的就能够兼容所有人家的,因为很多底层的协议还是有标准的,甭管是工业的还是民用的,我们能看到这个技术时,可能这个领域二十年前就有了。智能家居这个领域和白色家电的领域,还是可以找到很多可以接入的。在桌子上面谈不成接入,我们可以让消费者只关注我的东西能不能控,是不是一个生活方式。所以还是要从底层的东西来看这个事,技术层面的壁垒没有那么高,高的是商务层面。

李沁:我觉得创业公司要从小点出发,今天应该想你的实力在哪,你有没有别人超越不了的东西,而不是想未来十年你做大平台的事。大家觉得做硬件跟做软件一样,能够快速用户积累,实现企业的价值。其实所有硬件的价值是被低估的。不管大公司、小公司,不断积累、做深做透,这就是未来的一个机会。所以我认为每个人能够找到自己擅长的事,做事做透更重要和现实。未来也许通过这样一个硬件,你就能够保持你的竞争力。

主持人:咱们创新大集的主题是新物种降临,会不会成为拐点中爆发的技术的驱动?我们做智能领域的投资、人工智能、无人机、传感器、软件、单品,包括生态综合性的过程,是一个正在发展的过程。智能家居也是这个过程中的一个部分。这个产业是黎明前的黑暗,什么时候起来不知道,什么时候爆发不知道。有没有对新物种和现在业务的一些设想,人工智能和从事的行业能擦出什么巨大的火花来?

张尹路:我们之所以很猛,是因为我们在能源管理领域和楼宇的设备设施管理领域里全都是自动化的,而且自动化的数据模型能让它的能源消耗降下来,可能让这个过程非常舒适。我们想把劳动变成自动化的,省下了人力成本、能源成本,就能够赚钱。逐渐有了智能家居这个业务之后,我们把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地方的人取代了一部分。其实我们一直走的是发现商业领域的东西的价值和可靠性,实用性,解决工业和商业领域的需求之后,稍加改动,做减法,更简化,做到民用里面来,让老百姓也能用一用。智能家居没有想到明年要卖多少套设备,要挣多少钱。我把时间精力放在智能家居上面,要远小于放在工业和能源领域的价值。慢慢做了四年多,我们也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

李沁:我们考虑的很多事还是这样的事比较多,战略层面还是一步步走出去。今天我们老是说智能家居产品是不是刚需,是不是伪需求,我觉得大部分普通人不太清楚他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你需要足够的数据来帮助他判断。因为我们不是随性地玩,我们是专业做智能家居。硬件是要赚钱,是要盈利的。其实我们的净化机现在不用人去按键,数据一旦超标,立马启动,数据只要一到标准值就停掉。马上看到自己的生活改善的东西,基于这些东西可以延展出来整套智能家居的大系统。路反正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不想看得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