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企业级智能服务该走向何方?

9月9日,“正和岛全球创新大集”在重庆盛大举行。在以“企业级智能服务的未来”为主题的创趣空间现场,嘉宾们对在人工智能应用日趋普遍的背景下,企业级服务该走向何方展开热烈对话。

【以下为论坛现场实录】

刘学臣(正和岛企业服务联盟主席、红圈营销CEO):企业也有生老病死,也需要培训、招聘、销售、服务,所有跟企业相关的服务其实非常重要,从2014年、2015年中国进入到企业级服务元年。

许正冈(甲骨文EPR/SCM华东及华西区总经理):我的主题是甲骨文怎么帮助企业助长创新。我今天主要的内容想跟大家分享创新在企业怎么落地,主要跟大家分享两块,一个是企业产品创新,另外一个就是企业本身的经营创新。

现在是靠创新服务的时代,这些创新的概念很多都源自于和客户的互动。每个行业的客户都是非常多的需求,市场在不断变化,创新的管理没有特别限制在行业,但我们聚焦在这几个方面,聚焦客户的声音。现在很多的客户反馈是我z们所要聚焦的,在产品创新概念时收集这些概念,通过客户体验转变拿到客户最新体验的感受。还有我们怎么把产品包装出一个新的产品。还有我们服务产品的创新,工作业务内部流程的创新,信息化的创新。

这个会同时有两方面的压力,第一个是市场的反馈,我们客户的新产品发布、新市场需求,这些是外围整体的需求。但我们同时也有内部的管控。每个企业要做不同的产品,创新就需要符合公司内部很多比如产品健康安全、财务、内部资源、质量等各方面内部的信息。

那怎么把这两块结合起来?现在很多企业的产品从企业里不同的数据出来,我们看到更多的企业不管以产品形式还是服务形式,转化产品的失败率非常高,达到60%多,而且他们经常不满意这些新产品和服务,50%达不到要求。

所以怎么面对压力管控,而且产品这么多的在市场推出来,怎么控制?从创意的销量来讲,我们有非常多不同新的概念,这些概念最后能落实到产品,其实是从一个漏斗里筛选下来的,非常少,而且这些往往在企业内部造成很大的成本。

甲骨文有一个创新管理系统,其实这主要源于不同企业不同的业务想法和一些业务的idea,我们会优先排序,哪些不同的意见下来,这是一个系统化落地的东西。我们会进行不同的想法优化,公司里所有相关人员会通过一个机制把产品优化选型做决定。然后会形成不同产品创新的建议书或是提案,这个提案会最后落实到怎么筛选,那些不同的产品形成产品计划。还有就是公司内部优化的整合,还有就是到后面怎么把一个研发概念做成一个产品商业化衔接到企业、后端、市场销售的一个整体分流。这里也涉及到公司预算资金的分布。所以形成在每个阶段里都是一个连接信息跟流程。

还有一个重点的东西,甲骨文通过移动技术、社交媒体技术,把很多客户愿意提供出的信息归纳到整体的创新分流里,最后形成一个投资计划。

企业战略跟企业研发管道资源,中间可以形成很多不同的投资计划,从概念需求能够形成中间真正你的方案,把两个环节串通起来,而且这些是一个循环的环节,能够提升加快上市,降低产品成本,优化回报率。

第二块就是关于企业运营的管理。甲骨文主要的企业管理提供给客户一整套的企业管理信息,让企业不同的业务人员能通过数据化内置的一些分析做他本身的业务,中层管理人员能通过简单的市场预警,提供主动性的客户服务。

第三个就是高级人员做公司管理决策的时候,有很多简洁的仪表盘,让你快速响应市场的数据,这些全部都通过数据化的管理提供给客户。

还有一点就是创新的时候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时间。我们多快能响应客户的电话,我们现在有ERP软件,全部都是用最新的方式,用云交付,可以帮客户更快速响应市场。

所以我们也是市场唯一一家应用管理,从全线的客户关系、客户体验、人事和ERP几个纬度,给客户创新、应变的解决方案。

田荣举(金蝶云之家CEO):整体来看,现在专业人才的争夺相比过去来得更直接,人才竞争其实是一个最根本的竞争。

我们看到一个趋势,就是个体崛起的力量越来越强大。很多85、90后更加自主,更强调自己的空间。企业家如果对待员工,还不能看到这样的趋势,或者总想给他们洗脑,我相信可能未来的代价会非常大。

所以作为企业创新来讲,首先要重新审视企业里的个体,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其实人有两面,我们要充分理解员工的两面性,要为他营造一个更好的环境,一方面要帮助他能够高效的工作,同时也要通过其他的方法和途径,让他感知到工作的乐趣,并且享受成长的过程。

快乐成长方面,尽可能让员工感受到扁平化。有些企业误解了扁平化,以为扁平化是不是就没有组织层级,实际上组织层级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你把组织完全打破全部是平行的。其实扁平化要通过业务设计,能让员工感觉到层级不是那么多,这是一个设计技巧,同时也是一个管理技巧。

首先,我想任何一个员工在工作中都会涉及到跟很多人打交道,我们其实要帮他解决一个问题,当他想要找人的时候就能方便的找到人。这说起来容易,其实做起来非常难,比如今天开完会以后某几个人想和我继续下来谈,我就要把公司可能有关的人拉到一起,大家马上会想到用微信,其实未必,微信是朋友社交,也就是我的同事不一定是我的朋友,但我又需要快速解决这个事情,我们要创新一些方法,能够使得当一个人在快速需要建立这样一种社交关系时帮助他解决问题。

第二个工作效率。其实高效率本身我们可以通过流程优化、流程设计做,一些突破性的思维,还是要从人身上做文章,效率的提高不简单只是科学,还有艺术。我们也倡导如何能把原来的审批由过去封闭式的转为开放式的,好比我有一个合同,上面需要五个人审批,过去的做法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往下走,最后一个节点可能是最后知道的,但我们倡导的是要强调信息透明和平等,这是我们在管理实践中可以继续突破的一些地方。

第三个,大家说起来工作可能是很冷冰冰的,我们的想法是,即使是一个看似冷冰冰的工作,我们怎么让他变得更有温度,在这个过程中有相应的乐趣。所以我们的建议是,还是在企业工作的环节中增加一些社交的元素,使整个工作中增强彼此的信任。

要让一个组织有活力、有创新力,这个组织就要有非常多的认同感和正能量,我们要努力让这个团队更有爱,尤其是新员工,不管是小团队还是大团队,都要给他必要的关怀,能让员工加入的时候感受到团队的温暖,能让他快速融入团队。

第二个建议,团队可以把生日变成一个非常好的文化活动的机会,对一个团队的员工来讲非常宝贵,也能促进团队以外的发展。我想这是我们的一个建议,要让团队更有爱。

最后一个建议,要让激励更有趣。企业除了非常刚性的激励以外,还应当在日常有更多接地气的激励。以一个场景为例,比如每天找到公司的人,他是不是应该获得表扬,像这些都是非常有必要的。还有他在其他方面得到别人的点赞,包括他分享了一些经验,得到别人点赞之后都要有相应的鼓励给他,让他感受到组织的温暖。我相信有了这样一些设计,一定能使员工感到组织的正能量,同时也能与组织一起同呼吸共命运,当然我相信他的创新就是自然自然的事情了。

董志刚(SAP中国区副总裁):德国工业4.0在去年出了新的白皮书,把智能服务从以前工业4.0四个纬度当中的一项单独拿出来,重新做了诠释,这是因为企业的服务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许多重要的因素放进去之后,可能会有许多更新的变化。

SAP研究了一个新的平台,集成了云服务和物联网的许多因素,在这里企业可以做很多事,这是一个技术的产品,基于这样一个云端,SAP能够实现既能在本地提供服务,又可以在云端提供服务,能够提供双向的服务给客户。

工业制造已经从生产制造向服务转型了,我们都想做微笑曲线的两端。在之前由于我们没有云服务,我们是通过很多中间商和人员实现的。目前SAP已经有了很多客户,从设备生产商变成了服务提供商,他可以通过远程监控的方式指导运维专家,通过虚拟增强现实的方式,指导现场的人员去做工作,类似于医院的远程手术。这个SAP在工业领域已经全部实现了。

今天,在整个ERP的客户采购、分析、社交分析等许多领域,我们都已经把预测性分析植入之中,比如在系统中输入一个业务问题,我们就可以启动PA机器的自动学习,甚至月测模型,同时对不同的结果产生不同的决策分析,这都跟谷歌机器人一样,他们是通过自学习的方式来实现。我们的自学习实现实际上是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这个特点就是提供了自动建模给普通企业级的用户来实现,他也可以进行一个专家建模。基于这一点,通常我们把绝大多数东西做好了,业务员可以通过选择的方式,机器可以自主学习,逐渐帮助企业决策,当然你也可以购买专家模块,这样的话就可以对自主学习的参数进行调整。

  

刘宏蛟(硬蛋科技CMO):什么是智能硬件?智能硬件在今天已经很不陌生了,我想说其实这个概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整个中国的电子制造业会有新一轮的革新和变化。硬蛋其实是一个供应链的平台,是在电子制造业升级的智能硬件平台,中国最大的智能硬件创新创业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有2万家跟硬件相关的企业,同时我们连接了超过8000家的供应链厂商,当然我们也有超过1000万的终端用户。整个硬蛋平台上的项目覆盖了所有可能的智能硬件领域。

我们的整个平台有超过2万家的智能企业,我们首先是做供应链服务的,从产品的批量设计到生产的环节,我们支持从创新到生产的全过程,同时我们也会借助硬蛋的品牌和渠道把产品推向市场。我们做众筹不是做服务,更重要的是作为资源的连接。企业级的服务市场很大,硬蛋的核心是为整个智能硬件打造以供应链为核心的智能硬件服务平台。

刘学臣:企业级服务虽然有些单调,但是非常有用,虽然不够性感但是帮你赚钱。消费级服务帮助你个人解决吃喝玩乐、衣食住行,企业级服务帮助你的企业生存、发展、招聘、培训、销售等等各种事项,企业要发展请用企业级服务。

夏华(正和岛副董事长,依文集团董事长): 我深知传统企业转型中的阵痛,大部分传统企业的老板都会明白这个痛处,说都想转型,然后在转型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银行都解决不了的问题。

后来你会发现靠什么解决?靠什么工具?靠这些(企业级应用)工具解决是最迅速的。中小企业一样要思考转型,而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有谁能帮助我们解决转型中的问题,我们要转型、要升级,但是这里边缺少工具,我们还在原来的系统里,原来的这些人都很努力,但是时候用一些先进的工具去解决,这件事对企业家至关重要。

龙梦竹(思必驰信息CMO):我们是做语音的,我们所谓的智能转型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内的,能帮助企业的是传统产业的转型。以现在的白色家电为例,80%的白色家电产品都已经开始做智能化的转型,怎么找到自己产品新的增长点,核心在于两个,第一个是多样化多模态的人机交互,其中包括了语音等等,第二个就是真正的产品刺激亮点。我们也很愿意在新的物联网生态环境下,用真正的一些人工智能技术做一些新领域的产品,不一定会是创业公司,也有可能会是传统企业级产品里新产品应用方向。

黎卫(OneAPM联合创始人兼营销副总裁):我们是做IT的分析,大家知道现在传统企业如果要做互联网转型面对几个问题:第一个在互联网这一波浪潮里,人力成本被直线的推到了一个很多企业都难以承受的地步。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去年招开发工程师,一个只有2-3年开发经验的工程师直接开口要50万年薪,这在很多传统企业是想象不到的。

第二个问题,传统企业做互联网转型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怎么样实现数据分析。

OneAPM从2014年底转型,一直到2015年上半年在整个企业级服务领域,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做了三轮融资,从最初2000万的估值,到今天13亿的估值,其实所有客户比较看好我们的最主要的是给整个IT带来了价值,解决了大数据的来源问题,以及解决整个决策运营的问题。

刘宏蛟:不管是传统企业也好,还是创新企业也好,硬蛋更多可能面对的是创新创业的企业。今天我们能看到的是任何企业都是讲专注。如果讲到硬蛋帮助传统企业的话,硬蛋能够提供的是整个智能硬件模块,从APP到市场的测试。

刘学臣:我想请问一下前面三位嘉宾,怎么看待资本已经寒冬,大部分企业融资已经很困难了,在你加入人工智能与企业级服务的前提下,对融资会不会更容易一点?或者怎么才能拿到融资?

龙梦竹:其实我从来就没有觉得现在是真正的资本寒冬,只能说现在的资本变得更理智。因为这两年创业资金太多,大多投资人抱着钱纷纷占量,没有看质。从前年年底开始,人工智能相关的企业特别多,包括好多机器人的,有做各种智能硬件产品的,陆陆续续到去年也死了不少。

今年的投资方更理智,他会去考察一个企业内部是否有核心竞争力,你的人员怎么样,是否有核心技术。而现在国内我们了解的情况是,有专门做各种行业的资方,现在有好多投资机构会专门看人工智能和前沿科技,以及企业级服务这块。

人工智能这个领域现在并没有真正面临资本寒冬,而是在于核心的竞争力,甚至当你的企业、产品跟人工智能或是企业级服务沾边的话,资方会多看你一眼。

黎卫:这个话题谈自己两个方面的感想:第一,作为企业级服务,在整个投资圈,大家对2B的热度是持续升温的,这是在资本寒冬里比较有意思的现象。另外在人工智能这块,在各个新的领域都有很大的空间,意味着很多以前需要自己学习、自己思考、自己开会讨论的事情,以后或许都会由机器直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提高的是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资本圈肯定不会忽视这块。

某意义上说,当机器真的代替人做一些决策,如果是伦理、道德方面的决策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事情。

刘学臣:夏老师,您决策投资的时候喜欢投资哪个阶段、哪一类人、哪一类型的企业?企业级的智能服务是不是重点关注?你的投资风格是什么?

夏华:我肯定愿意在天使轮投,因为我是产业型的企业家,我们不是专门的财务投资人。如果是成熟A轮以后的我们基本上是跟投,因为你没有精力去看那么多企业。为什么我愿意投天使轮?其实投资人本身都有赌性的,大家一定要清楚没有纯粹理性的投资,如果纯粹的理性精算师干得了。

产业里的一些企业家为什么做投资做得很准、很好,就是因为这么多年他是一路创业走过来的,包括正和岛上有很多投资长期的赢家其实并不是专业投资人,他就是产业里的大佬,他跟产业相关联的那些小伙伴一碰触就知道行不行,而且他真的是投人投资源。在这点上确实愿意赌一下有价值的事。所以我们投资第一肯定投创业团队。我投了跟时尚消费品相关联的很多企业,大部分都是在看人。

然后就是愿不愿意投工具型的企业,我认为现在一定是个风口,不单单在中国。欧洲大部分都是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里边大家都意识到了要提高效率,要改变。我说2B的空间非常大,所以这些年我非常关注能够解决B端问题的,尤其在中国,光服装行业的中小企业加起来就有很多。如果你真的有好的智能硬件解决服装行业的痛点,每一个大企业的门店都几千家,你想象一下服装企业绑定在一起,如果你有一个软件能解决门店里的消费者试衣痛点那都是不得了的。

所以,2B的领域非常有空间,但是这个领域投什么、不能投什么,你确实要真正解决问题,有很多绕来绕去让企业更麻烦了,所以简单明了解决问题,这是我最喜欢的。